李清照(公元1084一約公元1151),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父親李格非.是當時有名的學者和散文家。母王氏,是宋代狀元王拱辰的孫女,博雅能文.李清照自幼生活在一個文學藝術氣氛十分濃厚的家庭環境.如此的生活環境造就了她多方面的文學藝術才能,她通曉音律,搜于詩詞,工書善畫。她的詩和散文都有較高成就.主要以詞的成就著稱于世,由此而成為一位才華出眾的女詞人.她的作品頗豐.但大都己流失,現僅存四十七首,后人將其銘理為《李清照集》,《漱玉集》.其主要代表作品有《如夢令》,《醉花陰》、《漁家做》、《聲聲慢)等。在詞人濟濟的宋代,李清照可與蘇軾和辛棄疾齊名.成為宋詞婉約派的代表.在中國燦爛文學史上.她與偉大的詩人屈原.陶潛,杜甫并論不朽.
李清照詞的獨特之處在于,她能夠大膽而真實地表現生活,描寫真情實感成為她的詞最突出的一點.在語言技巧上.她善于用白描手法直抒腳服,語言清所亮麗.鮮明準確.生動活潑.翅短幾句就能創造出鮮明的形象和動人的意境。帶給人至高的藝術氛圍和難以忘懷的共鳴,真所謂“以尋常語度人音律”。
這里舉李清照的代表作《如夢令)(一)可看出她詞的風格:“常記溪亭日落.沉辭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人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眱H這兒句樸實自然的語育.就把人們帶人了夕陽西下,愛侶興盡晚歸的意境中?;钴S的生活,成為作家進行創作的源泉。她的間與她的個人生活和命運息息相連.縱觀李清照的一生,其前半生為咨,后半生為悲.她的詞也以她南渡為界.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格.公元1101年一公元1127年.是李清服南渡前的一段幸福時期.公元1101年,李清照與太學生趙明誠結為連理,趙明誠愛好金石學,且能詩詞.在學術上互相切磋.共同的愛好和興趣,使他倆成為“志同道合”、“相敬如賓.的愛侶,過著平辭而富于詩愈的幸福生活。
由她的詞“絳峭薄,水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植郎.今夜紗禱枕策涼”(《采桑子))中可以看出.她一生中最美滿的生活就是這段時期。所以,她南渡前這段時間的詞也主要是以對大自然的描繪.對真摯愛情的抒寫為主,詞的語言清新明麗.
憊境優美動人,如《醉花陰·九日》:“薄霧濃云愁水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筒把灑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首詞描寫了作者在重陽節思念愛人的心情最后三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痰”可謂千古佳句.以菊花比消度,以消度來說明長期的思念之苦。包含了作者的濃濃情憊,同時也襯托出李清照不同凡俗的氣質與風韻。
李清照詞的寫作風格給我們的啟示是,不管是文學作品,還是其它藝術,只有來源于生活,反映人的真情實感,才能引起共鳴,帶給人美的享受,才能源遠流長.那些脫離現實生活的無病呻吟的漁造,只能是時間上的浪費.最終,也不會被人們所接妥.
公元1107年.趙明誠之父趙挺之因與權臣蔡京的矛盾尖銳化而被罷相,不久因病去世,蔡京唆使私黨彈幼趙挺之生前有貪污之賺.致使趙家幾乎遭滅門之災。李清照夫婦也從此返回山東故居.過了十幾年的隱居生活。在這段時間,李清照把主要精力放到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上,并協助趙明減搜集金石.鑒賞書畫,整理??睍?,傳寫珍本秘集,分類編訂目錄等工作。
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里,李清照以她獨特的人格魅力,實現了她所特有的人生價值。她博學多才.而且不拘泥于個人家庭的種種瑣事.潛心于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她不僅給世人留下很多優美的文學作品,而且還是中國詞史上最早的詞評家。她曾寫過一篇著名的《詞論》,在這篇若作里,她對在她以前出現的詞人作出了評價,提出“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明確了詞與詩間的不同,指明詞作為音樂文學所應具備的藝術特性,對詞的發展以及藝術表現力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她的“別是一家”之說對詩與詞進行了嚴格分工,雖然限制了詞反映生活的范圍.但在詞的發展史上的確是一大貢獻。
公元1127年,金滅北宋,宋高宗趙構南逃,重新立國,史稱南宋.這時候,李清照44歲。目睹黃河南北相繼淪陷,夫妻二人被迫逃離山東青州故鄉.南渡到建康.二年后,趙明誠在奉詔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她的詞的風格也以南渡為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前期的清爽明麗,轉向沉郁凄涼.詞的內容多為悲嘆個人身世。www.dreamphoto.net.cn
李清照年近五十時,與軍隊財務人員張汝舟結婚.張汝舟的用意實屬是李清照在離亂中所剩的文物,而不是李清照本人.文物到手,他就百般虐待李清照.于此,李清照毅然向官府提出上訴.要求解除他們的婚約關系。在宋朝,妻子上告丈夫要求離婚,即便丈夫真的有罪,妻子也要被判兩年徒刑.但李清照寧肯被關押.也要解除婚約.如此剛烈的女子在封建社會實屬罕見。這也是李清照不同凡響之處.
與張汝舟三個月的婚姻生活結束后,她背負封建社會沉重的典論壓力.又過上了一種孤獨寡居的生活。她的最有名的詞《聲聲慢》也就寫于這個時期:.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是在遭受國破、家亡、夫死的種種不幸,只身漂泊,歷盡艱危的背最下寫的這首‘聲聲慢》。這首詞以低沉悲郁的情調反映了她凄涼悲憤的情感。雖然寫個人哀愁,但它能使人想到南宋統治者的昏庸腐敗,正是由于他們的媚敵投降才導致了人們的不幸。因而這首詞也從側面反映了南宋時期人們的痛苦生活,具有一定的社會現實愈義。
此外,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也反映出她的強烈的愛國思想和豪放之氣.她的《思項羽》詩和“南渡衣冠思王導。此來消息少劉餛”的詩句均反映出她優國優民的情懷。李清照的愛國思想和豪放之氣也可從她與趙明誠到洪州途中的一段話反映出來。
趙明誠道:“古代蜀國望帝禪位出奔,還日夜思念故國,化為啼血的子規。如今,二帝蒙主.神州版蕩、又有誰思念我們這風雨以搖的故國呢?”當般隊進人和州境內,李清照指著北岸向西的一道水流對趙明誠說:就是舫王自制的烏江啊!你剛才說得好.
望帝懷念故國,化作子規.啼血哀鳴,就是那漫山遏野的杜肪,也變作了他的滿腔碧血!楚場王逐鹿敗北,無顏見江東父老,寧肯一死以謝天下.這比起那棄天下百姓于不顧.荀且偷生,偏安一隅的人,要有氣節的多!一言罷,禁不住擊打船上的桅桿.放聲吟道:“生當為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從這里可見其豪然之氣。
總之,李清照作為封建社會的一位女詞人.不論是詞的風格,還是其人格特征,盡管都帶有封建社會的烙印,但是她不僅在詞的發展史上有很大貢獻,而且給后人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詞作。同時,她的一些人格特征也值得當今時代人們去借鑒.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